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

王军 发布于:2024-08-20 编辑于:2025-05-01 17:39:32 31384

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

护理程序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现按五个步骤分述如下。

一、护理评估

评估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病人资料的过程。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作出大概推断,从而为护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评估是整个护理程序的基础。同时也是护理程序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如果估计不正确,将导致护理诊断和计划的错误以及预期目标失败。

二、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的重量、心理、社会文化、发展及精神方面所出现的健康问题反应的说明,这些健康问题的反应属于护理职责范畴,可以用护理的方法来解决。

三、护理计划

制定护理计划是如何解决护理问题的一个决策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确认护理对象的护理重点的目标以及护士将要实施的护理措施。

四、实施

实施是将计划付诸实现。从理论上讲,实施是在护理计划制定之后,按计划实施,但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遇上危、重病人,往往在计划未制定之前,即已开始实施,然后再补上计划的书写部分。

五、评价

评价是有计划地、系统地将病人的健康现状与预期护理目标进行比较的活动。在护理程序的实施中,评价的重点是病人的健康状况,对此进行评价的责任由责任护士承担,下面将介绍此类评价的内容、基本方法、形式等。

什么是护理计划?具体内容

护理计划是针对护理诊断制定的具体护理措施,是护理程序的第三步,分四个步骤。

(一)设定优先顺序根据健康问题的轻、重、缓、急,将多个护理诊断按紧迫性的次序进行排列。

1.排序原则

(1)优先解决直接危及病人生命、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

(2)按照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优先解决低层次,再解决高层次

(3)在不违反治疗原则的基础上,优先解决病人主观上认为重要的问题。

(4)优先解决现存的问题,不要忽视潜在的问题。

2.排列顺序

(1)首优问题威胁病人生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去解决的问题排在首位。多是有关生命体征方面的问题。

(2)中优问题虽不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但也能导致身体上的不健康或情绪上变化的问题。

(3)次优问题在护理过程中可稍后解决的问题。

(二)设定预期目标(预期结果)

护理预期目标是经过护理活动期望病人达到的健康状态。

1.陈述方式护理预期目标的陈述有5个部分:主语、谓语、行为标准、条件状语和评价时间。主语是护理对象时,可以省略。

2.分类护理预期目标分两类,7天内可实现的目标叫短期目标,需较长时间才能实现的目标叫长期目标。

3.陈述目标的注意事项

(1)目标的主语是病人或病人身体的一部分。

(2)陈述要简单明了,切实可行,属于护理工作范围。

(3)目标要有针对性,一个目标针对一个护理诊断。

(4)目标应有具体日期,可观察和可测量。

(5)目标应与医疗工作相协调。

潜在并发症的目标重点放在监测其发生或发展及配合抢救上。

(三)设定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是护士为帮助病人达到预定目标所需采取的具体方法。通常围绕导致病人健康问题的原因制定护理措施,因此制定措施是一个决策的过程。

1.内容包括护理级别、饮食护理、病情及心理活动的观察、基础护理、检查及手术前后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执行医嘱、对症护理。

2.制定措施的类别(1)依赖性护理措施:执行医嘱的具体措施(2)独立性护理措施:在职责范围内,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经过独立思考、判断所决定的措施。(3)协作性护理措施:与其他医务人员合作完成的护理活动。

3.制定护理措施的注意事项

(1)病人的具体情况。

(2)护理措施应针对护理目标。

(3)护理措施应符合实际,体现个性化护理。

(4)护理措施内容应具体、明确、全面。

(5)护理措施应保证病人的安全,病人乐于参与。

(6)应有科学的依据。

(7)应与医疗工作相协调。

4.护理计划成文将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等按一定格式书写成文,构成护理计划。

重点护理环节有哪些,分别有哪些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1、医院护理人员新进入的管理环节2、护理人员的责任心3、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4、护理操作的环节5、节假日、夜班、双休日的管理环节

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

我是学护理的,在简历"专业技能"一项中应该写什么

熟练掌握了各种临床常见病的诊治及临床技术操作,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人工气囊安置、导尿、灌肠、洗胃、阴道灌洗、各种封闭、各科术前准备、换药拆线、消毒铺巾、清创缝合、拨管、安置引流条、牵引、静脉输液、静脉抽血、肌肉注射、推血涂片、测血糖、经皮测胆红素技术等;

能单独熟练操作各项护理操作,如:打针技术和输液技术 。 熟练掌握了各种临床常见病的诊治及临床技术操作,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人工气囊安置...

专业水平要写你是护士还是护师还是主管还是副高正高之类的,是否取得执业证书。基本技能就写专业实践操作,不用全写,写一部分是个意思就行,就是那些几十项基本操作技能,口腔护理啦,穿刺术啦,无菌技术等等。

护理安全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一、 护理隐患及产生原因

1、 潜在护患纠纷

临床护士年轻化,经验与技术不娴熟,无法做到一针见血,液体量大,人员少,更换液体不及时,容易回血堵塞输液管,拔除后又不能及时扎针,一系列因素致使患者家属对护士意见激增。一旦出现病人病情加重,将直接导致纠纷。

2、 基础护理不到位

因护士忙于加药、换液体,无暇顾及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如翻身、拍背、鼻饲及高热、尿崩、便秘等,交由家属操作,有异常时再告诉护士汇报医生处理,不能保证按时观察病情,容易出现并发症或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不是不做,而是没时间,感觉护理工作光有数量,而没质量,一直不停的在忙碌,真正给病人做得又很少,尤其周末值班时,有许多的医嘱无法按时执行,只能等下班后再执行。总之,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没有科学的统筹的管理分配方法,让护理工作达到完善的地步。

3、 安全隐患多

换液体时一次拿好几瓶,稍不注意就换错床号;输液卡不清晰,

查对不方便,一是影响查对速度,二是容易对错药品;手术搬床频繁,易出错;夜班、连班多为年轻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及沟通技巧,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影响抢救治疗;危重、手术病人放在普通病房,路途遥远、人员又少,观察治疗不方便,加大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各班次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安全隐患,医疗护理安全面临重大挑战。

4、 护士体力透支严重、精神高度紧张

因工作量大、害怕出错及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护士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非常大,体力严重透支,长此以往,不利于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对工作失去热情及积极性,对病人缺乏爱心及同情心,科室缺乏吸引力,团队没有凝聚力,不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专业的发展。

5、 陪员管理问题多、难度大

危重、手术、昏迷病人多,护士数量少,每天疲于完成基本的治疗,没有精力、人力提供基础的生活护理,需要陪员大力协助,因此,无法限制陪员数量。随着陪员留科室,水、电、暖及病房设施耗损大,陪员晚上吸烟、打地铺睡觉、聊天,满过道搭晾衣服等情况屡禁不止,与医护之间的摩擦机会多,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安全隐患多。单从病房限制陪员数量,效果不理想。

二、 防范措施

1、 强化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是避免风险的保证

(1)新进护士在上岗前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并通过考核后才能进入临床工作。轮转护士须进入我科监护室专科培训3月以上才可跟随老师倒班。期间进行操作训练及理论强化。并教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基本技巧,具备应对纠纷的基本能力。

(2)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应用安全实例讲道理,分析违章事例敲警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

(3)护理部每季度在全院护士大会上进行护理质量讲评会及安全教育,并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对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包括工作中存在

的不安全隐患、护理差错及缺陷,对重大的差错事故要进行分析并通报批评。

(4)护士长每天利用晨间交接班时间对科室护理工作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提醒防范。

2、 调整班次,细化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是降低护理风险的确实保证。

在护理薄弱时段加强人员,如中午、周末增加人员且老少搭配,提高工作效率,及时观察病情及处理突发事件,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将原有通宵班调整为大小夜双人上班,保留帮班,人员增加压力减少,上班变得愉快。加强监护室人员配置,细化各班次岗位职责,明确值班责任,做好危重病人护理,落实基础护理责任,保障护理安全。

3、 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掌握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保护病人的隐私权。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

(1) 要求责任护士利用晨间扫床时间,问候、关心患者,与家属沟通病情,叮嘱注意事项,宣教护理知识。同时制定服务心愿,及健康宣教手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入院接待热心些,入科介绍详细些;面对患者微笑些,言语态度温馨些;问询解答耐心些,诊疗操作专业些;失误道歉真诚些,患者住院舒心些;术后护理细心些,服务内涵丰富些;康复阶段鼓励些,健康教育全面些;办理出院迅速些,患者感觉满意些。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2)正确处理或避免发生护患冲突。面对护患冲突,护士需冷静分析遭遇冲突的起因,任何冲突一旦发生,总有双方的原因,即使起因最先或主要源自患者,护士作为护患关系的主导者,也应从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去体谅、理解患者不稳定的心态和情绪,切忌以受伤者的心态对待患者的不理智行为。面对护患冲突,护士可尝试应用一些技巧,如深呼吸法、换位思考、转移法、冷处理法,往往可以降低护理纠纷。

(3)维护病人的隐私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故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进行各项治疗操作需

要暴露其隐私部位时,应该为病人提供隐蔽场所;同时,在工作中医护人员不能对病人的隐私随便进行议论及告知他人。

4、 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关键措施。

护士长是临床第一线的护理管理者,既是护理人员规章制度及操作常规执行与落实的监督者,又是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意见的倾诉对象,护士长的工作方法及态度在预防护理纠纷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护士长每日查房制度,一方面检查本部门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另一方面,认真听取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信任,通过护士长的有效沟通,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安全隐患,及时化解护患矛盾,杜绝可能发生的护理偏差。

每月均要分析护理过程和环节评价、监测护理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寻找护理安全隐患,寻找改进的机会与环节,制定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

5、 陪员管理任重道远,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最迫切的任务。

护士与患者的关系简单和谐,只要加强以上措施的实施,用专业的态度服务病患即可。护患之间的矛盾更多的集中在与家属的相处中,因对生病亲人的庝爱而倍加挑剔接触病人最多的护士的言行,忙碌时地照顾不周,言语中的不重视、生硬等均称为矛盾的导火索。加强对陪员的管理,减少陪员数量,重视与家属的沟通,可化解萌芽状态的纠纷。

总结:

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是难免的,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除应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外,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持续质量改进是必不可少的。

护理考研英语难度相当于几级

护理考研没有硬性过级要求,考级是测评一个人的英语水平,考研是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两者目的不一样,相互没有制约性。自2010年起,考研英语分为(一)和(二),其中英语1的难度高于英语2,护理属于部分专业型硕士的考研,所以考的是英语(一)。主要有三个题型,分别是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及写作部分,好好练习相关内容是没问题的。

一、哪些专业考英语(一);

原研究生入学统考“英语”,所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十三大门类,110个一级学科)和部分专业型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护理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公共卫生硕士等),这些相关专业都是必考英语(一)的专业。

二、哪些专业考英语(二);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不考英语(一)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考科目就是考研英语(二)。

三、考研英语所需要的词汇量;

一般来说,在高中毕业后,大家英语词汇量大概为3500,四级的词汇量在4600左右,六级的词汇量在5500左右,而考研英语所需要的词汇量大概也是5500左右。词汇量和六级差别不大,但是难度却比六级大。

四、护理考研英语的题型及分值

01.知识运用;题型为四选一,就是在一篇大概240~280个单词的文章中,有20个空,每题0.5分,共10分。

02.阅读理解;该部分有三个小节,A节是选择题,B节是五小题,每次考试从3种备选题中选一种进行考察即可,C节为翻译题,很考验大家的词汇量。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03.写作;由两部分组成,A部分是100个单词左右的应用性短文,有10分;B部分是一篇160~200个单词的短文,分值较高,有20分,语法和英语逻辑需要格外注意。

总而言之,护理考研英语没有过级要求,希望考生在考试时保持平常心,认真做好每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