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水质老化如何改良
养殖池塘水质老化如何改良
方案1:
因水产养殖迅速发展,养殖水质、密度、养殖方法已和以前大不相同,水产动物疾病一年不同一年,一年多过一年。水产动物疾病诊断的目标不是简单的判断疾病类型或种类,甚至找到病原都不是最终目标,因为这些都还不够。比如最常见的四大家鱼出血病,引起出血病的病原很多,有寄生虫、细菌、支原体,甚至病毒,但基本上属于条件致病病原,只有在水质恶化、拉网或天气变化时才会发生。而在鱼病防治实践中我们发现,控制病原滋生比直接控制病原效果更好、更安全,效果更明显。
控制病原要考虑整个池塘生态系统,切断病原的传播,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消毒剂在治疗细菌性疾病时经常出现用后大规模死鱼现象,而杀虫剂经常用于治疗鱼类暴发性出血病。这是因为消毒剂用后有时会引起病原的突然增加,特别是氯制剂。此外引起病原增加的因素还有施肥、倒藻、反底、拉网等,所以疾病发生期间不能施肥、拉网,疾病被控制后应加强恢复水质。控制病原最好的方法是控制水质,而不是消毒,因为任何一种药都不能在不伤害鱼体的情况下灭绝病原。病原生存的环境存在,就会大量滋生,但如果水质良好,寄生虫、病原菌、病毒就无法通过水体传播,并会慢慢减少、消失。藻类生长旺盛可以净化水质,有效抑制病原菌,水体清爽和水底干净是健康养殖的基础。
EM生态益生菌原液渗入水体后,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调整养殖生态环境,提高水中溶氧量,促进养殖生态系统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类活化生长,保持养殖水产生态平衡;拌入饵料投喂,直接增强鱼类的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能力,促进健壮生长。EM生态益生菌原液中的光合菌还能利用水中的硫化氢、有机酸、氮及氨基酸,兼有反硝作用,消除水中的亚硝酸铵,从而净化养殖池中的排泄物和残饵,改善水质,大大减少鱼虾疾病。将具有拮抗特性的微生态制剂施入养殖水体中或添加到饲料中,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能防止有毒物质胺和氨的积累,保护机体不受毒害。
方案2:
多大水面?水深多少?主养什么鱼?
水质老化有几个原因,一是养殖对象没有搭配好,二是微生物没有搭配好。
办法是肯定有的,而且,投入也不大,但也要跟据实际情况调整。
如果是养殖对象没有搭配好,就适当调整一下。微生物更好办,杀一部分有害菌,加入益生菌追问深2.5米,30亩,主要养四大家鱼追答草鲢鳙青鲤大概是什么比例?建议把没有带来多少经济效益的鲤鱼清理一下,如果是投肥的,一定补充!

开办养殖场需要什么条件
1.
兴办动物养殖场需要办理的主要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工商营业执照》。
2.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办理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你可以向当地农委(农业局、畜牧局或畜牧水产局)进行咨询,不收费。一般应提交的...
3.
《工商营业执照》办理可以咨询当地工商局或乡镇工商所。
4.
基本农田不可以用作养殖场,所以,建场之初选址时应当符合当地的土地规划要求。
养殖场消毒规范标准
一、进苗前消毒:
1、进苗前养殖场内必须全面清洗、消毒,要做到四无:无禽畜、无杂草、无鸡粪、无垃圾,养殖器材浸泡消毒,饲养房要用熏蒸药熏蒸消毒。
2、养殖工作人员的工作服、鞋、帽 、工具用消毒水消毒后统一放在消毒房用紫外线再次消毒。
二、养殖期间消毒:
1、消毒池内水的平均深度要求20厘米以上,池水、消毒液一星期更换两次,交替使用消毒液。
2、养殖房门口消毒盆、消毒壶内的水、消毒液一星期更换两次,养殖人员进、出饲养房必须洗手、全身消毒,消毒液交替使用。
3、养殖人员工作期间要求穿戴统一消毒好的工作服、帽、鞋、口罩,外来人员、车辆进场前必须消毒,进入饲养房穿戴、消毒要求同养殖人员一样。
4、办公室、宿舍、生活区、养殖工作区域一个月全面消毒一次。
5、场长根据每栋饲养房鸡群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养殖人员每星期带鸡消毒一至两次,消毒时交替使用消毒液。(冬、春季要用温热水)
6、养殖期间出现的死、淘鸡必须消毒、无害化处理。
养殖场污水处理用什么方案比较好
一是种养结合处理法
将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粪水和污水集中收集,全部进入氧化塘贮存,氧化塘分为敞开式和覆膜式两类,粪污通过氧化塘贮存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施肥季节全部进行农田利用。
二是粪水肥料化处理法
将养殖场产生的粪水经氧化塘处理储存后,在农田需肥和灌溉期间,将无害化处理的粪水与灌溉用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进行水肥一体化施用。
三是废水生物处理法
生物方法是运用微生物的催化作用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法可分为好氧法、厌氧法及好氧-厌氧联用法。生物法处理成本低、二次污染少、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法技术条件需严格控制。
半封闭式养殖场如何喷雾降温
半封闭养殖场喷雾降温的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点:
1、确定喷雾系统的位置:喷雾系统应放置在需要降温的区域,如动物居住区或饲料存放区。
2、选择合适的喷嘴:应选择雾化效果好、能够均匀喷洒水雾的喷嘴。
3、控制喷雾时间和频率:应根据气温和湿度等因素合理控制喷雾的时间和频率,避免造成过度湿润,导致病害滋生。
4、水质处理:应对喷雾水源进行处理,以防止对动物或环境产生污染。
相关推荐
- 12-28 1958北京播出第一部电视剧
- 12-28 做公交去南通政务中心到哪里下车
- 12-28 俆州至泰安,有几班火车请说明一下具体时间、车次
- 12-28 朋友坐高铁怎么祝福语
- 12-28 游戏开高帧率的好处
- 12-28 国产自行车哪个牌子最好
- 12-28 舞蹈怎么串烧
- 12-28 为什么总把别人想得那么坏,心理防备过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