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由来
教育的由来
出处-孟子(单选、判断)
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原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简述教育起源的教育起源论
教育起源的起教育起源论是源自于古代教育思想
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我国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持这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我国和苏联。
教育起源基本特征
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及英国的教育家、哲学家沛西•能。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生来就具备一种由遗传而得的潜在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后代能持续地繁衍下去。
生物起源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教育起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人类个体的发展既有赖于社会的需要,以社会需要为前提,又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从宏观上看,教育使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从微观上看,教育促使人类远离动物界而趋于社会化、文明化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是什么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是自然起源学说(Naturalistic Theory of Education)。这一学说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本性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和培养这种潜能,使其得以充分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起源学说对后来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了个体的发展和成长,提倡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育,注重培养个体的品德、智慧和技能。这一观点在教育学史上开创了以个体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对后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个成语或一个词语形容自己有某种错误还在教育别人犯了这种错误
答题:
这个成语可以是误人子弟。
误人子弟,汉语成语,拼音是wù rén zǐ dì,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成语解释
误: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9回:“先生犯了这样小错,就要打手心,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岂不都要打杀么?”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负责任。
三个表现热爱教育工作的词语
1.废寝忘食
成语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2.福至心灵
成语释义:福:幸运。意思是人运气来了,心也变得灵巧了。
3.国家栋梁
成语释义: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4.和蔼可亲
成语释义: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5.后继有人
成语释义:继:继承。有后人继承前人的事业。
6.虎头蛇尾
成语释义: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7.教无常师
成语释义: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8.教导有方
成语释义: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9.竭尽全力
成语释义: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10.竭尽心力
成语释义: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11.尽心尽力
成语释义:指费尽心力。
12.尽心竭力
成语释义:尽:全部用出;竭:用尽。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13.鞠躬尽瘁
成语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14.苦口婆心
成语释义: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15.良师益友
成语释义: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义务教育总共几年
九年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其实这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制教育的制度,年限制为九年制,即又称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点。民国时期的文盲率,一般认为是80%,比如毛主席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新中国刚刚成立百业待兴,但中央领导一步到位把义务教育年限达到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体现了国家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坚定信念。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成就斐然,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利用25年时间实现了全面普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又利用短短10年左右时间,实现了县域基本均衡发展,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处在世界前列,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中文名:义务教育
外文名:Compulsory education
特点:强制性、公益性、普及性
时限:九年
起源:德国
关于教育的四字成语
【成语】: 乐育人材
【拼音】: lè yù rén cái
【解释】: 育:培育。喜欢培育人材。用以赞颂学校或教育工作者。
【出处】: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序》:“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喜乐之矣。”
相关推荐
- 02-26 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 02-24 军职教育中哪一门课最好考
- 02-22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未来教育题库是真题吗
- 02-14 两性正确的教育方式
- 02-13 民办高校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吗
- 02-11 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活动的教育学基础的理论有哪些
- 01-29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什么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 01-29 简述当前幼儿园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