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小学语文备课怎样抓住重点难点

王萍 发布于:2024-08-31 编辑于:2025-05-01 20:39:44 22308

小学语文备课怎样抓住重点难点

什么是教学重难点?

很多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无所不备,尤其喜欢把课文的细枝末节咬文嚼字,在授课时面面俱到,课堂显得冗长臃肿。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设计没有核心。一堂好的课会有明显的主干部分,老师和学生会花大量时间来处理,这就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一堂课的主要部分,重点指重要的、必须掌握的,难点指的是学生们掌握起来有困难,容易混淆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不是泾渭分明的,难点很多时候就是重点,重点很多时候也包括难点。

如何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哪些是学生学过的?哪些是学生没学过需要新学习的?哪些是学生拓展后可以掌握和运用的?

课程标准是学情的部分反映,根据不同的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能力目标,拿初中语文的阅读部分为例,课标要求: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8.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12. 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可见,课标既有阅读方法的规定,也有阅读能力的规定,如阅读方法上,学生需要重点掌握朗读、默读、略读、浏览,还要学会自己搜集信息和资料,制定阅读计划,积累背诵。阅读能力上,学生要学会理解分析,归纳概括主要内容,掌握基本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结合自身经验品味和鉴赏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故而一般的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中都会有:

A.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 通读/默读/浏览/略读/朗读课文,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C. 品味课文语言,分析表达方式、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

D. 结合自身体验,领悟作品内涵,表达自己的感悟;

E. 合作探究,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F. 熟读、积累和背诵课文;

上面的BCDE通常都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单元目标和课文内容

课标的规定是宏观的,普遍的,单元目标和课文内容是微观、具体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有明确的主题和能力目标,教师教学中要贯穿整个教学,从不同侧重不同角度促使学生层进地达成目标。

根据不同文体的普遍特征

教学经验丰富,阅读能力强的老师很快能够总结出教学的规律,不管课文怎么变化,有些东西万变不离其宗。

以散文为例,朗读、抒情方式、优美语言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永远是重难点。

如果是写人的散文还要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塑造的方法;

如果是叙事散文,记叙的六要素要梳理清楚;

如果是哲理散文,要重点分析课文传递出了什么样的哲理;

如果课文线索明显就要从线索入手,分析文脉,体会文本情感的波澜和张弛的节奏;

如果课文题目有亮点通常可以从题目入手,提纲挈领设计出整个文本的主问题;

如果课文有明显的关键句,关键句的分析和把握就是通向文章主旨的捷径。

如何把握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

语文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学科,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们的母语,还因为它是一个最强大的基础学科。学得不是太烂考得也不是太高,为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好好的,认认真真的分析真题试卷,一定要把每一个考点都认真的剖析,从基础开始一直到最后的作文,例如字音题,我们就要分析到底出题者是怎么考的?怎么迷惑考生的?例如鼻边音的考察,前后鼻韵的考察,声调的考察,声母韵母的考察等等。

字形的考察又有哪些呢?例如音同字不同的考察,偏旁替换的考察,生僻字的考察是不会出现的,为什么呢?考纲上有明确规定,而且所有的字词都是课本上的字词。

文化文学常识也是必考题,文化文学常识也是需要去注重的,而且还要背诵,如果不想拿到这三分,那可以不用背,但是这么容易的三分丢了是真的可惜。

词语解释也是要考察的,词语解释在中考中是以词语使用正确或错误的考察形式来考察学生的,这种方式我觉得很难,不光是对词语的理解要到位,而且对于句子的理解也要很到位才能做到正确的解答题目。

以上这些都只是基础题中的冰山一角,大家可以去探讨。

那么除了基础题之后就是阅读和作文,阅读就不用我说了,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并且全国实行大语文。所有古诗文皆来自课外,这就给老师和学生整了一个挑战。从此语文再也不是读读背背就可以及格那么简单了。

作文更是一大重点,作文的好坏直接决定你的分数高低,而书写也是这里面的关键一环。所以,语文这个学科,我觉得是所有学了里面最变态的一科,只有你真正的走进了语文,你才知道,语文真正的强大在哪里。

我很希望大家一起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怎么确定

一、充分了解学生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班级学生的背景、知识水平和学习特点等,这对于确定教学的重难点非常重要。在初步了解后,可通过针对性测试或一些形式化评估(如统计学生成绩等)进一步确认学生整体的水平,并为下一步的教学备课提供参考。

二、阅读教材

阅读教材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另一个重要步骤。试图发现哪些知识点是全书的核心,哪些同学可能会遇到困难,可以帮助老师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

三、分析语言特点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为了确定教学重难点,我们需要通过对语言特点的分析来找出那些最具挑战性的知识点和技能。比如,中文有很多复杂的汉字和常用词语,这些内容学生可能会遇到难度。

四、考虑教学目标

在确定教学重难点之前,必须先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知道自己要让学生掌握什么,以及将它们分解成哪些小目标。同时,这也为教师确定教学重难点提供了一些方向指引。

五、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

最后,确定教学重难点也可以通过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来实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同行交流获得其他老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重难点的参考。

总结:

针对上述几个方面,教师们应该不断地试错,努力寻找最佳实践方法。通过加强自身素养、不断钻研新教学方法,教师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量身定做合适的教学重难点,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更进一步。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怎么确定

关于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环境和学校要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能力:包括阅读理解、阅读速度、阅读技巧等方面的目标。

2.写作能力:包括写作技巧、写作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3.听说能力:包括听力理解、口语表达等方面的目标。

4.语言知识:包括词汇量、语法知识等方面的目标。

在确定小学语文教学重、难点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重点是指需要特别注重教学的内容,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教学重、难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知识的掌握:小学生的语言知识还比较薄弱,需要重点教学。

2.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小学生的词汇量还比较有限,需要注重词语的教学和运用。

3.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欠缺,需要注重阅读教学。

4.写作能力的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注重写作教学。

5.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注重口语教学。

小学语文备课怎样抓住重点难点

急切想知道浙江省嘉兴市小学语文教材使用的是什么版本的

浙江的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材用的都是人教版的。

浙江的教材有浙教版的,还有pep,还有人教版等,不同学科用的是不同版本的。

但小学语文用的肯定是人教版的,从来就没变过。

小学生好词好句简短

小学生好词好句好段分别是:

好词: 眺望 慈祥 敏锐 坚定 注视 凝视 慧眼 清澈 乌黑 明亮 温柔 赞许 专注 深邃 希冀 关切 水汪汪 水灵灵 圆溜溜 双目似剑 双目传神 双目犀利 两目低垂 明眉锐眼 浓眉大眼 眉清目秀 眉目清秀 眉目清朗 虎目剑眉

好句:

1、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2、门口有一大片盛开的桃花,粉红粉红的,娇嫩得仿佛吹口气就能化成水。

3、在老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叫人直流口水,这时的芒果又香又甜,叫你闻不够,吃不腻。

好段: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1.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2.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3.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小学三年级如何辅导

都说三年级就是一个坎儿,我家也是亲身经历过。三年级是个坎儿,孩子上到初中后,学习上会有更明显的不同。这一点家长也需要注意。

结合我家上三年级后的情况,具体谈一谈。

一二年级的孩子,只要把拼音和一些生字搞定了,成绩都会很好。

而且很多孩子上过学前班,提前就把小学一年级的拼字字词都搞定了,所以一二年级看不出来孩子有什么区别,家长稍微用点心,孩子门门课程都能达到优秀。

不知道别的省市是什么样子的,北京是90分以上属于优秀,老师不告诉孩子分数,不过期末评价手册里会有是优还是良。

上了三年级之后,优的标准就变了,改为85分以上就是优了,一二年级都可以拿到100分的,上了三年级基本很难拿到了,数学和英语还可以拼一拼,语文是肯定都没有的;

从三年级开始孩子们开始慢慢分化了,原来都差不多的成绩,现在也开始拉开距离了。

1.语文

语文多了阅读理解和作文

最重要的一点,很多阅读理解题目出的很是似是而非,家长有时候看起来都拿不住,我和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老师说,有时候老师都拿不准,因为语文知识确实是博大精深,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问题。

还有作文问题,很主观。儿子写作文,我基本没怎么指导,我希望他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出真情实感来,不要过早地写套路文。但是后来发现,任由他自己写,经常不符合要求,比如他的文字风格很幽默,因为他平时看各类幽默的书籍比较多,我觉得也蛮不错,很有趣,但是老师往往说,这个跑题了,或者说不符合要求。

没办法,还得需要规范化。

应对方法:

三年级的阅读理解和作文是两大难关,阅读理解要靠平时多读书,孩子在三年级之前可以多读课外书,因为“课外书读的多的孩子后劲大”,可以给孩子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让孩子尽可能地多读,多读,多读;

作文这一块,我在每天接孩子放学时,在车里让他用语言,说出自己的一天见闻,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小,写字也慢,也不喜欢写很多字,不妨找能语音输入变成文字的输入法,让孩子每天练习说上一小段。

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口才,也训练孩子的组织逻辑能力,同时你还可以大致了解孩子这一天发生了什么。

2.数学

数学方面就是题量突然变大了,很多孩子有点吃力了。而且作业也开始留的多了,北京这边,一年级时要求不留作业,2年级会留一些作业,3年级作业还是蛮多的。很多孩子还有课外班,等赶回家再写作业,基本上都没啥时间写了。所以很多老师要求课堂上就写。

找准孩子弱项,有针对性地训练

比如有的孩子,计算总是马虎错误,那就不妨每天让孩子练习3道题,全对就通关;不对就再来3道,等孩子大一点,可以增加到10道,也不要让孩子感到厌烦。

学会挑选代表性题目,建立错题本

有的孩子应用题总是不明白,其实这里面也涉及到语文的阅读理解问题了,读书多的孩子应用题理解能力也好,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同时家长帮助孩子挑选一些易错的经典题目,这种能力慢慢要教会孩子,特别是孩子到初中,高中时,那时候搞题海战术也未必能成功,被淹没了,刷一千道题不如总结100道经典题目,就是这个道理。

3.英语

英语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其实就是一种语言能力,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英语不好,因为男孩的语言能力水平确实不如女孩。

而且三年级之后英语考试也会涉及到一些语法,过去式,有时候还需要写一小段话,这种对于没在课外班学过的孩子,还是很吃力的,因为他们没完整系统地学过语法,甚至连BE动词都不太懂,填写is,are,有时候都会搞混。

1.多听

英语要听说读写,最重要的是听,听的多了就会有语感,这一点其实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可以做,如果之前没有做,孩子上三年级了开始,那就要学会见缝插针式,比如早晨听20分钟,下午回家再听上20分钟。

2.说

说这一块,家长如果有基本英语基础,不妨在日常和孩子说一说,就是日常的吃饭,睡觉,情景式教学,如果家长不能做,可以让孩子每天自己练习三句话,积少成多;

3.读和写

读只要每天大声阅读就好,写这一块我是建议给孩子找一些英文绘本,让孩子能看得津津有味的就学习了,单纯背单词很容易忘掉,或者以新概念为基本读本,如果新概念全部背下来,那孩子成绩就基本没问题了。

其实,这里最主要的就是家长的用心和孩子的坚持,还有一二年级时,是养成好习惯的时候,有的孩子一二年级不是很突出,但是三四年级就逐渐“异军突起”,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大量的阅读好习惯,稳打稳扎成绩就会慢慢起来。

大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大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万变不离其中,应先将课本知识基本理解!必背诵的课文文章要会背会写会分析。

答题技巧要在读清题意,审清题目,再认真作答。从文作阅读作家运用了什么写作原则,规律及修辞手法等。

做阅读理解要专心投入阅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中心思想!平时要多做题,多思考,提练重点,真正的抓住重心,回答关键等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技巧。